由住房城鄉建設部、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編制的《全國城市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建設“十三五“規劃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5月25日正式發布實施。這是首次編制出臺的國家級、綜合性市政基礎設施規劃。
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長章林委在5月25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召開的《全國城市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建設“十三五”規劃》發布實施吹風會上表示,總體來看,城市市政基礎設施老化,舊賬未還、又欠新賬,一些城市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距離綠色、低碳和循環理念要求差距很大,由此引發的城市內澇、水體黑臭、交通擁堵、“馬路拉鏈”、“垃圾圍城”、地下管線安全事故頻發等各類“城市病”呈現出集中爆發、疊加顯現的趨勢。
《規劃》統籌城市交通系統、城市地下管線系統、城市水系統、城市能源系統、城市環衛系統、城市綠地系統、智慧城市7個方面。以系統規劃、分類施策;補齊短板、安全運行;綠色低碳、提質增效;統籌協調、開放共享;機制創新、多管齊下為基本原則。
《規劃》明確“十三五”時期的12項任務,分別為:加強道路交通系統建設,提高交通綜合承載能力;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建設,促進居民出行高效便捷;有序開展綜合管廊建設,解決“馬路拉鏈”問題;構建供水安全多級屏障,全流程保障飲用水安全;全面整治城市黑臭水體,強化水污染全過程控制;建立排水防澇工程體系,破解“城市看海”難題;加快推進海綿城市建設,實現城市建設模式轉型;優化供氣供熱系統建設,提高設施安全保障水平;完善垃圾收運處理體系,提升垃圾資源利用水平;促進園林綠地增量提質,營造城鄉綠色宜居空間;全面實施城市生態修復,重塑城市生態安全格局;推進市政設施智慧建設,提高安全運行管理水平。
《規劃》提出“十三五”時期的12項重點工程,分別為:城市路網加密緩堵、城市軌道交通建設、城市綜合管廊建設、城市供水安全保障、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程海綿城市建設、排水防澇設施建設、燃氣供熱設施建設、城市垃圾收運處理、園林綠地增量提質、城市生態修復、市政設施智慧建設。
《規劃》指出,各級政府要把加強和改善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點工作,確保必要投入。并大力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(PPP),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決定性作用,形成政府投資和社會資本的有效合力。
根據《規劃》,我國到2020年將建成與小康社會相適應的布局合理、設施配套、功能完備、安全高效的現代化城市市政基礎設施體系,基礎設施對經濟社會發展支撐能力顯著增強。(建筑時報) |